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您当前的位置: 抖音公关 > 公关

Ma Hua Teng Zi Shu _Wo De Hu Li - Zhao L

作者:admin 时间:2021-12-22阅读数:人阅读

  这就需要我们在快速变化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交融、瞬息万变的大生态,企业作为互联网生态里面的物种,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各个方面都具有与生态系统汇接、和谐、共生的特性。

  从生态的角度观察思考,我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7个维度,分别是,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这里简短地与大家一一探讨。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大家可能认为说用户有点老生常谈,但我之所以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最简单的东西恰恰是做起来最难的事情。

  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现其背后的理念。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往往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腾讯也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弯路。现在很受好评的QQ邮箱以前在市场上根本不被认可,因为它对用户来说非常笨重难用。后来,我们只好对它进行回炉再造,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去研究,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我想强调的是,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比如,有些自认为定位于低端用户的产品想都不想就滥用卡通头像和一些花哨的页面装饰,以为这样就满足了用户需求,而自认为定位于高端用户的产品,又喜欢自命清高。

  其实,这些都是不尊重用户、不以用户为核心的体现。我相信用户群有客观差异,但没有所谓高低端之分。不管什么年龄和背景,所有人都喜欢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这是人对美最自然的感受和追求。

  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已经不是早年的单机软件,而是更像一种服务。所以,设计者和开发者应该有很强的用户感,一定要一边做自己产品的忠实用户,一边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其他用户当中,去感受他们真实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从不完美一点点向完美靠近。

  速度: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速度:快速实现单点突破,角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生态中存在发展的根本。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有些人心里很清楚创新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失败,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经常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是从不完美开始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先进入市场就可以高枕无忧。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你的对手会很快会醒过来,而且很快会赶上来。他们甚至会比你做得更好,你的安全边界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突破。

  我的建议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产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做产品的感觉了。

  所以,这里讲创新的灰度,首先就是要为了实现单点突破,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

  灵活度: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

  灵活度: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互联网生态瞬息万变,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但实际上,主动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管理者、产品技术人员而不仅仅是市场人员,如果能够更早地预见问题、主动变化,就不会在市场中陷入被动。

  在维护根基、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企业本身在各个方面的灵活性非常关键,主动变化在一个生态型企业里面应该成为常态。这方面不仅仅是通常所讲的实时企业、2.0企业、社会化企业那么简单。互联网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如果不保持敏感的触角、灵活的身段,一样会得大企业病。

  腾讯在2011年之前,其实已经开始有这方面的问题。此前我们事业部BU(Business Unit的缩写)制通过形成一个个业务纵队的做法使得不同的业务单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身的灵活性,但是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

  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

  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实际上,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困惑:自己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浪费。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标签: 危机公关
会员头像

admin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