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您当前的位置: 抖音公关 > 企业

而非垄断者就不行

作者:admin 时间:2021-09-26阅读数:人阅读

  己的员工、产品和在更广阔世界里的影响力。谷歌的座右铭——“不作恶”,在某种程度上是品牌策略,同时也显示了成功企业的特性——即使严守道德,也不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在商界,钱就是一切,或至少是非常重要。垄断者除了想着赚钱外还有余力想其他事情,而非垄断者就不行。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

  因此,垄断对于产业内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产业外的人呢?巨额利润是否来自社会上其他人付出的代价?实际上确实如此:利润都是从消费者的钱包掏出来的,垄断者自然享有坏名声——但只在一成不变的世界里如此。

  在静态的世界中,垄断者只是收租人。如果你垄断了市场,你就能提升产品价格;其他人没有选择,只能从你那里买。就像一款有名的桌面游戏:房地契在玩家之间轮转,但是游戏规则从来不会变,你无法通过重新创造一种更好的房地产开发方法来赢得游戏。在游戏中,房地产的相对价值固定不变,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设法把它们全买下来。

  但世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创造更好的新事物。富有创意的垄断者创造出崭新的事物,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有创意的垄断企业不仅对外界社会没有坏影响,相反,它们是使社会更美好的推动力。

  就连政府也知道这些,因此还专门有部门努力创造垄断企业(授予新发明专利权),尽管也有另外的部门在扼杀它们(实行反垄断措施)。有人可能会质疑:仅仅因为第一个想出好点子,比如设计出手机软件,一个人就应该获得法律保护的独占地位吗?但是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iPhone手机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给苹果公司带来的垄断利润就是对苹果公司的嘉奖,奖励它丰富了世界,而非人为造成稀缺,消费者也乐意花高价买一部好用的智能手机。

  新兴垄断企业的活力解释了为什么老牌垄断企业不会抵制创新。有苹果公司的iOS系统打头阵,移动计算的崛起迅速把微软从长达数十年的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推了下去。在那之前,微软的软件垄断取代了美国IBM公司20世纪60~70年代的硬件垄断。几乎整个20世纪,电话服务业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而现在每个人都能从随便一个供应商那里买来一部手机。如果垄断企业的趋势是阻碍进步,那我们应该抵制这种危险企业。但是进步的历史事实上是垄断企业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

  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之后垄断企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些是困在竞争之中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经济学家却痴迷于企业间的竞争,把竞争当成一种理想状态呢?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的想法来自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们把个人和企业看成可互换的原子,而非独特的创造者。他们的理论描述了完全竞争的平衡态,因为这种平衡态模型很容易建立,而不是因为它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由19世纪物理学衍生出来的长期平衡态中,所有能源都是平均分配的,而且所有事物都趋于静止——也被称为宇宙热寂(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不管你怎么看热力学,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比较:在商界,平衡态即静态,静态就是死亡。如果你的公司处在竞争平衡中,那它的消失对世界丝毫没有影响,而和你公司相差无几的其他竞争企业随时都准备取代你的位置。

  完美的均衡可能描述了大部分宇宙的虚无状态,甚至也是许多企业的特点。但是每个新发明的出现都和均衡相差甚远。在经济理论之外的现实世界中,每个企业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它做了其他企业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垄断并不是商界的症结,也不是异常存在,而是每个成功企业的写照。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以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第4章

  竞争意识

  创造性垄断就是新产品既让大众受益,又可以给创造者带来长期利润。竞争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利润,产品没有实质差异,而且还要挣扎求生。但是为什么人们相信竞争才是健康状态呢?回答是:竞争并不只是一种经济概念,也不只是个人和企业必须在市场中解决的麻烦。重要的是,竞争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在整个社会中蔓延,扭曲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宣扬竞争,内化竞争的必要性,颁布竞争的条律;结果就是,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但是我们都学会了对它视而不见。我们的教育体系既促使我们去竞争,也反映了我们对竞争的痴迷。成绩本身就是对每个学生竞争力的精准测度,分数最高的学生既得到地位又得到证书。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年轻人同样的内容,而不顾个人的天赋和爱好。无法安静地一直坐在书桌前学习的学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标签: 网络公关
会员头像

admin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